探索中国CIO人才现状 | 第四季调研报告
关于微信商业应用的探讨
2013-12-26  

 

   2013是微信产业应用的元年。上半年,业界由于微信是否收费曾经引起过不少的争议和观望。到了下半年,围绕微信的讨论大多集中到了它的商业化应用上。随着新版本的不断发行和新功能的推出,微信从消费层面逐渐向企业应用的渗透。下面是群内CIO们从不同角度对微信的一些讨论:

 
  1、微信可帮助电商O2O落地。微信的定位功能可以用于广告平台,帮助O2O实现落地。在市场推广方面,微信可用于将相关活动消息推送给特定城市的会员。
 
  2、微信比较适合用于信息共享。一些企业会组织员工参与公司内部的有奖互动。一些企业正考虑把微信用在会员沟通,实现企业与顾客的互动。在他们看来,微信比微博好的地方是与手机绑定,信息可以比较及时抵达会员的手机,互动性好。另外,顾客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参加活动或检验产品真伪。
 
  3、微信公众号用得最好的领域,目前是多媒体客服功能,可以做到自动应答式的网上客服,而且不单可以语音,还可以放视频、图片。用户回复不同的内容,可以得到自动推送的答复。现在有不少企业或者服务行业,用微信来进行客服或员工沟通。
 
  4、与微博相比,微群和QQ群最大弊端是人数限制,只能适合小规模的沟通。要用来像微博那样传播,达到营销推广效果,微信做不到。据说QQ已经在内测群联功能,可以将多个群连一起。不过一个群中加入的人太多了也会有问题,话题会分散,不利于集中讨论。这样看来,微群还不如公众帐号更有用。公众账号就有它的灵活性,既可以一对多,也可以一对一。
 
  5、南航等一些企业,好像实现了微信和企业内部审批流程的集成。招商银行的微信,可以用来查询自己的账户信息,非常方便。当然,查询关键数据需要先进行登录和验证。结合到企业OA上,这种功能的实现,其实只要能提供这样一个简单的通知就行:您有一个新的流程,XX关于XX项目的费用申请。回复1,查看详细。或者回复1+OA密码,查看详细。
 
  6、企业应用微信,安全没保障。这东西就像云服务,也是有风险的。事实上,微信对企业而言,只是提供了一个与用户沟通的新方式,不能拔的太高了。对外服务系统可以用微信,如果是纯内部系统,安全会有问题。某CIO在企业内作过调查,绝大部分人觉得有移动审批就够了,客服除外,微信对内部用户没有吸引力。
 
  7、Line是微信的强大对手。它更强大,可以打免费电话不进软件,像微信那样挂后台就好了,短信也是。唯一的问题是中国人用的少。朋友少了,自然就不会持续用下去。
 
  8、杭州外婆家是系统等号好多餐饮都是系统等号:在前台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选择2-3人的就餐位置,就拿到一个号码,等着大屏幕叫号,很方便快捷。外婆家那个还有系统短信通知。服务员判断差不多了,就短信给排队的顾客,过两天他们估计可以做微信排队了。金融业应该是最早应用排队系统的。
 
  9、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企业的移动应用已经从pushmail、OA逐渐转移到业务层面了,包括人寿的微信报险、投保;华能的移动BI辅助风电选址。还有链家的移动选房应用。南航的微信平台更是很深了,华夏基金也有微信理财。
 
  10、某零售企业从去年就开始做微信的会员卡应用,包括会员、CRM两个方面,主要是O2O、客户挖掘和商品促销信息的提供不包括支付功能。微信的自媒体特色是第一位的。在该企业中,微信的会员管理分两部分,与实际消费的关联是自己开发的,微信会员情况用微信的,自己开发语义分析和行为分析部分,底层用自己的系统把消费和微信关联起来,做大数据挖掘。会员管理方面还是以自己的系统为主,微信只是一种传递中介。
 
  11、8月份腾讯公布微信服务号,随之兴起了一批微信商城。这些企业为了抢先机,只能采用外包的方式,否则自己去做研发,会错失市场机遇。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之间的斗殴,伤害的是第三方合作伙伴。当年京东卖书,当当也是这样。最终还是要顺应市场的自然发展规律。否则会逼着众多企业们联合起来进行反击。
 
  12、微信应用的开发,不能过多指望与微信合作,主要还是得通过第三方服务商。另外微信只能作为一个接触点使用,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一些企业仔细评测过微信对销售的带动效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实际应用中反应度高,购买力低,这是微信作为一个渠道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