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CIO人才现状 | 第四季调研报告
北京将推定制公交引热议
作者:中国青年报2013-07-19
北京市将在9月推出定制公交。消息一经公布,就引发了舆论的普遍关注。承诺“一人一座、一站直达”、被网友形容为公交车里的“爱马仕”的定制公交。
新能源车驶入三伏天
作者:南方日报2013-07-19
刚过小暑,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氛围,就如盛夏一样热风频吹。
80余部门公布“三公”经费 公车开支超30亿
作者:新京报2013-07-19
2012年,80余中央部门公车开支超过了30亿,占“三公”经费的约六成。去年,各部门新购置的公车总量为1240辆,“价值”超过3亿元。
汽车出口受挫应反思 “国际化”战略或应转变
作者:盖世汽车网2013-07-19
来自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汽车出口量出现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下滑,同比下降了16%。而这一情况在6月份并未实现好转。
存储阵列中的运作机制就像是魔术般难以理解
作者:zdent2013-07-18
在所谓软件定义存储——我向来喜欢直接称其为“存储”——领域近来又传出一系列新消息与收购活动。在种种乱象之下,我们不禁要问,这类方案会在真实世界中起到怎样的效果?
Facebook创建工具用于管理设施与服务器数据
作者:zdent2013-07-18
大家还记得去年夏季给全球互联网带来大麻烦的闰秒事件吗?Facebook同样受到波及,其服务器CPU利用率突然达到100%,并因而导致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某个网站发生断路。
Dropbox是如何拿下1.75亿用户的?
作者:zdent2013-07-18
Dropbox几天宣布了用户总量突破1亿7千万大关,并且“大言不惭”地表示有一天他们会取代硬盘,真是艺高胆大啊…不过作为最成功的云端“盒子”服务之一。
创业公司如何同大公司竞争人才
作者:36Kr2013-07-18
对于科技创业公司来讲,寻找好的人才无疑是一件十分让人头痛的事情。尤其是还要与Facebook,Twitter这些大公司进行人才争夺。
6Gbps OUT了,LSI推出首款12Gbps的SAS适配器
作者:企业网2013-07-18
LSI开始出货首个12Gbps的SAS适配器为存储阵列,服务器和工作站,比现行6Gbps的SAS数据传输速率增加一倍。
智慧城市是否本末倒置?
作者:CIO时代网2013-07-18
自从"大数据"被炒作以来,就与物联网、智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大数据被认为是构建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是建设智慧城市的主要支撑。
大数据正在揠苗助长
作者:CIO时代网2013-07-18
概念炒作作为资本市场发展的一种"新玩法",一方面意味着市场未来走向深入挖掘,另一面则仅仅是市场炒作的借口,甚至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幌子。
“大数据”的根本是为了价值创造
作者:CIO时代网2013-07-18
“大数据”如何影响到商业模式的变革。这里面有几个大的方面,首先是数据的来源,根据提到数据越来越多,在中间怎么样影响总体的经济链,或者是总体价值链。
大数据的应用价值前景
作者:企业网2013-07-18
数据中心的建设,为的是后期对数据的挖掘应用。大数据应用在全球各国发酵之际,伴随而来的是各国普遍缺乏数据科学家问题。应大数据处理的需求。
大数据是否已形成绝对技术垄断?
作者:CIO时代网2013-07-18
大数据时代的超大数据体量和超过80%比例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在,已经超越了传统数据库的管理能力,大数据技术将是IT领域新一代的技术与架构。
戴尔DVS一体化方案为云客户端计算保驾护航
作者:企业网2013-07-18
在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支持下,当今的员工期望使用自己选择的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办公,IT部门则期望在节省资金和精简人员的同时完成更多的工作。
宝德云备份系成功上线
作者:企业网2013-07-18
宝德云备份系统正式推出并上线试运行。据悉宝德云备份系统包括免费云盘系统,云备份管理软件,专用云备份服务器等产品,可以给用户提供一个从专有云到共享云的全面数据。
Hadoop在大数据处理时的优劣势分析
作者:企业网2013-07-18
在近两年,大数据分析似乎很受欢迎,但即使如此,仍有不少企业发现,现有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还是不能完美胜任大数据的处理任务。
FBI和微软重创数据中心的“僵尸网络”
作者:企业网2013-07-18
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微软已经成功切断了超过1400个使用“城堡”(Citadel)恶意软件窃取木马的僵尸网络,这一操作既凸显了这种联合行动的有效性。
两大公司为数据中心和云提供融合基础架构
作者:企业网2013-07-18
美国极进网络有限公司(纳斯达克上市代码:EXTR)今天宣布与计算领导者、全球第一大个人电脑厂商及为全球企业提供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联想结成战略性全球经销商联盟。
数据中心高速发展,绿色节能成大势
作者:企业网2013-07-18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量也愈加惊人,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2011年发布的DigitalUniverseStudy,全球信息总量每过两年就会增长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