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CIO人才现状 | 第四季调研报告
中小企业实施ERP的风险规避策略2
2013-11-15  作者:cc 

  2实施ERP系统的风险分析

  中小企业实施ERP的风险存在于各个方面,无论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条件都有可能使得ERP实施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风险。

  2.1中小企业资金风险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在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最大的也是最现实的问题是缺乏资金支持,几乎每一个中小型企业都会面临这样的困境。目前我国市场上的ERP产品都是一些比较高端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再加上相关软件的培训费用以及ERP的后续维护费,实施ERP需要投入的资金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一旦企业在ERP的实施过程中资金跟不上,不能够维持ERP系统的正常运行,这就会造成ERP的中断。

  2.2技术素养不足

  一些中小型企业的决策者或企业主为了赶潮流或一时兴起盲目的在企业中实施ERP系统,然而相应的人才和技术支持却不能够及时到位,这也会造成ERP实施不畅或者中断。ERP的实施,需要具有一定计算机素养和熟练掌握ERP相关系统操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改技术人员还必须懂得企业的经营管理,这才能够对系统进行正常的管理和维护。中小型企业中员工的素质普遍不高,专业技术人才极端匮乏,ERP在实施期间中断也就常见了。

  2.3功能与期望落差

  中小企业不惜高价,克服困难实施ERP系统的目的在于通过现代科技力量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因而往往会对ERP系统的期望过高,不自觉的夸大了ERP系统的功能。ERP系统实施范围过大,严重脱离了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能对企业的资源问题进行客观评价,使得ERP系统部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也就影响到ERP系统的后期实施工作。同时ERP软件功能不足和部分技术缺陷也导致ERP在中小企业实施过程中存在风险。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实施ERP的目的在于控制财务核算、增强管理力度、严格控制成本。一些企业在实施ERP时急功近利,不加考察的便于厂家签订合同。ERP的开发者只注重实际,对于企业的一些需要不能够充分的考虑,导致了ERP在企业实施过程中问题不断,根本达不到企业的需求。

  2.4系统维护不当造成风险

  ERP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及时的维护和更新相关的软件,以免出现系统的漏洞。在中小企业中,多数企业和工作人员根本不重视计算机的系统安全问题,诸如机房管理松散、相关工作人员不注重口令的保密工作,超级用户过多、杀毒软件不及时更新等现象经常出现。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有可能导致ERP系统出现漏洞甚至被入侵,病毒和一些非法程序便会利用这些安全漏洞侵入到相关数据库,偷窃或破坏重要的数据信息,最终导致ERP操作系统的瘫痪,企业的资料也会被泄露。

  2.5动机与管理不当造成风险

  对于企业来说,ERP的实施是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重要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是否实施ERP系统,为什么实施该系统上必须做到明确。ERP确实能够有效的整合企业的相关资源、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ERP的实施对于企业、资金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且存在着比较大的风险。那么中小企业就必须明确ERP实施的动机,仅仅为了形象工程或出于各种压力而被迫实施,ERP实施必然不畅。另一方面,要把实施ERP与一般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区别开来,一般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只是计算机系统和互联网系统的建设,ERP则是承载先进管理理念的平台,是先进管理方式方法的应用软件,是企业多种信息的高度集成。

  2.6软件及服务上选择不当造成风险

  当下,ERP相关软件的各种版本在我国市场上存在。单软件的功能上来讲,存在软件对企业需求的满足程度、软件的集成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风险。中小企业在选择ERP相关软件过程中,必须先明确自身的需求和希望,然后对该软件的性价比进行衡量,综合考虑软件是否满足自身实际情况的需求,最后再做出正确的选择。另外,ERP软件还存在特殊化问题。一些在国外企业运用很好的ERP软件在国内企业不一定能发挥作用,ERP软件必须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性,可以供实施企业的再次开发和利用。

  ERP相关服务的供应商选择也务必慎重。尽量避免服务商选择不当为企业带来的风险和损失,这其中包括:咨询商是否可靠、软件供应商是否具有技术支持、系统集成商的选择等。选择一个经验丰富且具有责任心的咨询公司,便能够使得企业实施的ERP项目很好的与该企业的发展策略密切结合,并且还能够选择最优的发展路径,为企业和一些人员的变革做出尽早的安排,使得企业运转能够适应新的系统。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