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CIO人才现状 | 第四季调研报告
vSphere存储协议配置:iSCSI和NFS之争
2013-06-19  作者:企业网 

  SAN和NAS以及iSCSI和NFS之间的战争从未中断,如同Mac和Windows一样。很多企业认为自己需要昂贵的FCSAN方案满足企业级存储性能和可靠性的需求。实际上,如果使用NFS或iSCSI存储,你的vSphere系统照样可以很好工作,但是不同的存储协议下配置的过程略有差别。


  无论你使用Windows服务器、Linux或VMwarevSphere,多数情况都需要访问共享存储。在vSphere中,虚拟机所在的高可用/分布式资源集群必须基于共享存储,这样某台服务器宕机,其它的才可以接管。


  VMwarevSphere可兼容的共享存储协议非常丰富,而且其高级功能可以支持FC、iSCSI和NFS存储。FC和iSCSI是数据块级的存储协议,以数据块为单位向服务器提供资源并构建SAN存储网络。另一方面,NFS是基于文件的协议,类似于Windows的ServerMessageBlockProtocol,共享整个文件系统而不是磁盘的LUN,构建NAS网络。那么,你应该用哪种协议呢?


  SANvs.NAS


  C不同于iSCSI,需要自己的独立存储网络,通过光纤交换机提供4Gb/8Gb或16Gb带宽的网络,对于1Gb的以太网连接而言即使通过多路绑定也很难匹配其带宽。


  不过,通过专用以太网交换机和特别为iSCSI通道设计的虚拟LAN,包括通道绑定技术,iSCSI可以在只花费小部分光纤通道费用的前提下达到同等的性能和可靠性。


  同样的情况适用于NFS,前提是针对该协议进行了正确网络配置。几乎所有的服务器可用作NFSNAS服务器,使得NFS成本低和易于安装。NFS也提供了一些技术优势。


  在很多数据中心,NFS和iSCSI已经逐步考虑作为FC网络的替代品。管理员和存储供应商也认可了在正确配置存储系统的基础上,iSCSI和NFS可以提供匹敌FC网络性能的说法。


  下半部分《vSphere中如何配置存储协议:具体步骤》中我们将介绍如何把vSphere分别连接到iSCSISAN和NFS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