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CIO人才现状 | 第四季调研报告
企业软件:厂商和用户间的明争与暗战
2013-06-26  作者:CIO发展中心 MaxTian 


  成都人李翔,由于软件盗版被美国政府诱捕,日前在美被判十二年监禁。继之前的"番茄花园"案件之后,这无疑是软件厂商在正面战场的另一场胜利。这种轰动案例并不常见,更多的是动用专业打盗版公司和律师,向企业用户发难的情况,包括Adobe、Autodesk和当年的Borland公司,都曾采用过这种手段。


  说起来,软件作为一种商品,必然要花钱来购买,厂商追讨权益,本是无可厚非的,这也是大家对反盗版问题习以为常的原因所在。相比之下,软件厂商和自身签约用户之间的另外一种角力,则显得更加复杂:软件厂商认为一些签约用户过量使用产品授权,需要追加购买;而用户则认为自己被厂商绑架,需要对来自厂商的审计、法律和销售施压进行抗争。


  与纯粹的软件盗版不同,用户企业和厂商的授权之争,有一定的历史根源,双方都有一定的责任,这也是大家无法平心静气,协商解决的原因所在。然而即便是发动这场暗战的厂商,也并不想走向法庭:一切都是为了更多的销售业绩。随着经济疲软和厂商的业绩下滑,这种攻势大有愈演愈烈的迹象,如何应对,成了企业用户面临的一个课题。


  企业用户能够与软件厂商签约,说明他们并不缺乏相关的法律意识。之所以不能按照软件厂商的要求足额购买,一方面有预算上的原因,另一方面,是他们认为厂商的某些授权管理和定价政策不够合理,需要加以调整。然而自以为手握法律大棒,抓住了用户小辫的厂商,岂能轻易让步?


  这么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初期的规划阶段,对企业软件的价格和成本结构并不了解,容易低估软件方面的投资需求。实际项目中捉襟见肘,就只能寻找变通之道,厂商的销售为了签约,有时会作出让步,在签约的同时,为日后埋下祸根。还有一些企业,尽管最初的购买中足量的用户授权,但是随着业务发展,用户数量激增,追加购买用户授权就成了沉重的负担。


  另外,厂商在软件销售中的一些所做所为,也是用户诟病的根源。为打消用户的顾虑,厂商在推销其昂贵的企业软件时,往往会在用户授权、咨询费和维护费之间作文章,降低前期采购成本,然后再通过后期的维护、升级和扩容来挽回损失。甚至是厂商逢年过节、各种产品发布时的降价和促销,其实最终也要用户埋单:厂商日后可以调整产品价格,在后续扩容时挽回损失,也可以通过大版本的升级,让用户支付额外的升级费用,而用户不能放弃前期的投资,也就只能就范。


  一些跨国厂商的差异化定价策略,也受到了国内用户的批评。以美国产品为例,多数软件的国际价格高出美国价格20%。在高端企业软件领域,由于要考虑汇率、纳税、渠道分成和中国用户喜欢高折扣条约的特点,国外软件在中国区的公开报价可能是原产地价格的数倍到10倍。这种现象也是这么多国内用户不满的原因之一。


  除了软件的用户授权,维护费也是争论的焦点之一。企业软件一般会按照报价或成交价格,收取每年20%-25%的维护费(不包括大版本升级,遇到大版本升级,用户需要额外付费)。在很多用户看来,如果按照以这种方式购买维护服务,四五年后就可以重新购买一套软件,实在不值。这方面,多数厂商允许用户有一定的选择权利:一般首年的维护费用是和产品绑定的,必须购买;之后用户可以放弃购买维护服务,但是一旦中断购买,未来再想续上时,除了要补齐短缺,还要支付一定的罚金。


  抛开情绪、态度和圈子与圈套的说法,厂商与用户最终仍然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厂商要营利,用户必须先生存,在休养生息和收获利润间取得平衡,是皆大欢喜的前提。以此看来,沟通而非指责,合作而非对抗,才是化解双方矛盾的正确道路。遗憾的是,厂商在经济状况不佳的今天面临着巨大的业绩压力,这意味着双方并没有太多时间。面对筹谋以久的厂商,用户也未必会坐以待毙。在开源软件和云计算向付费软件宣战的今天,伤害用户而不是通过沟通解决问题,显然不是一个完美的方案。


  当然,即便是选择了沟通的道路,也需要合适的渠道,才能取得突破。一个真正中立的机构,有利于传达各自的诉求,提供必要的缓冲。这方面国外有成功的先例,国内的企业用户和软件厂商,不妨朝此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