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CIO人才现状 | 第四季调研报告
红蜻蜓信息化 从“足”下开始
2013-09-26  作者:CIO发展中心/首席记者 方芳 


  【CIO发展中心独家】在红蜻蜓,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就像其店内的背景:一个放风筝的小孩。画的名字是"放飞梦想,放飞美丽"。以制鞋起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红蜻蜓建成了中国首家鞋文化博物馆。按照当前的发展势头,红蜻蜓最可能成为中国的奢侈品牌。能够创造这样的传奇,除了管理得当,信息化功不可没:稳定的信息系统,让红蜻蜓得以顺风顺水,不断发展壮大。

 


 

红蜻蜓CIO  姚跃朋


  姚跃朋于2004年加盟红蜻蜓,最初在集团下属公司负责供应链和相关的信息化工作,2005年进入总部后,开始负责全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从那时起,红蜻蜓的信息化有了质的飞跃,IT部门由简单的网络维护部,转变成为帮助业务部门实现管理创新的核心技术团队。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也给公司带来诸多的收益。


  在业务管理中引入信息化应用,最早始于1999年。红蜻蜓内部十五年的信息化建设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期(1999年至2004年)、迅速发展期(2005年至2009年)和深化应用期(2009年以后)。在起步阶段,红蜻蜓主要引入了进销存管理和财务会计核算系统,为连锁经营奠定了技术基础。另外还针对皮鞋生产的成本和车间工资管理,组织专业团队定制开发了相关应用,实现了精细化的管理,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


  2005年至2009年,企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管理体系也越发庞杂,原来适合局部业务支撑的信息化系统,缺陷日益明显地暴露了出来。早期团队的专业技能,也深感捉襟见肘。2005年是红蜻蜓公司建立的十周年,公司抓住时机,提出了"归零˙跨越"的管理理念,将信息化建设定位为壹号工程,启动包括业务模式分析、流程梳理、IT规划等在内的多个战略规划咨询项目,制定了5年建设规划,为后续的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此后,IT团队逐步介入业务管理,引入了产品季管理的理念,启动和落实了分销管理(DRP)、零售管理(POS)、协同办公(OA)、财务管理(FM)、人力资源(HR)、成本管理(CMS)、订货管理(OS)和即时通讯(RTX)等系统建设项目,为红蜻蜓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随着信息化的深入,红蜻蜓的管理体系更加健全,逐步成为皮鞋行业信息化应用和管理规范化的典范企业。


  2009年以后,信息化团队的综合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公司输出了不少中坚力量。IT团队的工作,不只是协助业务部门梳理业务流程,还为业务运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管理保障。快速供应链体系的建设,也在这一阶段拉开了帷幕。包括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生产管理系统(PMES)、客户关系管理(CRM)、仓储管理系统(WMS)、资产管理系统(EAM)等众多系统的建设,完善了红蜻蜓的信息化支撑体系。


  在基础设施方面,红蜻蜓也逐步建立起了标准化的数据中心,以及涵盖全国各地门店和管理机构、可提供安全接入的广域数据网络,引入了桌面管理和行为管理等技术,强化了信息安全。结合公司机构分散的特点,还建设了完善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提升了跨区域管理时的沟通效率。


  作为皮鞋制造及销售企业,红蜻蜓所在的行业具有明显的流行导向:季节变化快速、产品生命周期短、竞争环境复杂。流行趋势、季节、天气和经济环境,都会影响产品销售。行业内的各家厂商,往往根据自身的需求预测来组织生产,存在很大的主观性。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实现差异化竞争,红蜻蜓采取了多种措施。


  2005年,红蜻蜓建立了独立的产品研发体系,成立产品企划管理中心,设立包括温州、上海、广州、成都和米兰在内的多个研发中心,引入了主题设计的理念,推进原创开发,打造红蜻蜓自身的品牌基因和差异化竞争能力。自主生产、快速供应链、渠道优势和差异化竞争相结合,成为红蜻蜓市场致胜的主要思路,信息化建设需要为这些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撑。


  研发管理上,红蜻蜓引进了专业的PLM系统,建立起了企划、设计和打版等业务的协同办公平台,由过去的手工管理,走向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三维建模设计、二维开版等一系列软件和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产品设计和开发效果的立体展现,缩短了产品开发和上市的周期。


  快速供应链和营销渠道管理上,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创新的建设。引入了分销、生产和成本管理系统,实现了供应链管理的可视化。另外,通过分销管理、零售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引入,强化了营销渠道管理,对营销渠道的计划、销售、库存等信息有了更加精确和及时的掌握。


  零售管理系统可以及时反馈销售终端的详细信息,有效保证了销售渠道的可视化,为销售政策的调整提供了依据。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则利用基于VIP客户、终端门店以及经销商的管控和互动平台,随时掌控客户信息,及时收集客户情况和市场动态,制定应对策略,与客户进行有效互动,减少了渠道层级所带来的信息失真风险。


  一路走来,红蜻蜓的信息化建设采取了较为务实的态度,不盲目求大求全,而是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逐步建设。现有系统中,分销管理系统是第一大系统。该系统从2006年投入使用,2012年进行了平台升级,涉及订货、生产、采购、商品、价格、促销、仓储、销售、客户和成本管理等多种功能。2012年的新版应用,在组织架构的支撑方面有了较大突破,更符合红蜻蜓多供应单位、多销售分公司的网状结算管理模式,很好的解决了集中管理与分散结算的业务需求,解决了红蜻蜓品牌运营和结算管控之间的矛盾。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是近两年红蜻蜓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以前,信息化建设主要围绕财务、销售、仓储展开,2012年启动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设,重点扩充了终端门店管理和经销商管理等市场管理功能,建立起了针对VIP顾客、终端门店和经销商的营销推广系统,实现了客户管理、积分管理、互动门户和市场管理等功能。有别于传统的CRM系统,该系统依托红蜻蜓自身的市场管理模型建立,强调了与VIP顾客、门店和经销商的互动,以及通过这些渠道开展的信息收集功能。


  针对连锁专卖经营中资产分布的特色,红蜻蜓还专门开发了相应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资产申请、采购、领用、维修和报废等流程的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消除了资产管理中一些长期存在的隐患,为全面资产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撑。2006年,红蜻蜓还上线了协同办公平台,涵盖了知识管理和内部视频培训的点播学习平台。知识管理模块纳入了一些标准和规范,形成了可与各种系统融合的知识沉淀机制。另外,公司现有的PLM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也都具有一定的知识管理功能。


  在信息化建设中,红蜻蜓非常重视通过后续的深化应用,逐步完善系统的基本功能。以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为例:该系统的建设,就是一个相当漫长,逐步提升和改善的过程。鞋业生产管理的基础较差,延续了数十年手工作业和粗放型管理的模式,使得生产环节信息化系统应用的推进极为困难。基于这种现状,红蜻蜓的信息化团队采取了先行部署成本管控、仓库管理、往来账务等财务相关应用,再逐步介入车间、仓库和生产投产环节的步骤,历经3年多的推广和完善,整个系统经过才慢慢获得了较为稳健的收益。


  十五年的信息化建设,帮助红蜻蜓建立了涵盖各个业务层面的应用系统,实现了向全面零售型企业管理的转变,管控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强化。未来红蜻蜓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将主要关注信息系统价值的挖掘。报表分析体系的优化、决策支持和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应用深化等工作,是信息化团队的主要方向。


  另外,公司还将引入移动终端、远程视频、店铺数字化和微信微博等技术,推动内部的管理和技术创新。新技术和新应用的部署,有望帮助企业实现从企划、设计、材料、配色到打版的全流程融合与信息共享。三维仿真技术的运用,也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的开发风险,缩短开发周期,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红蜻蜓还将进一步推进标准化仓储和配送体系建设,打造快速的零售配送支撑体系,实现商品流通环节中生产与终端、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从而实现降低库存风险,提升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