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CIO人才现状 | 第四季调研报告
创新型人才发展关乎国家与民族命运
2014-02-24  作者:至顶网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围绕创新型人才的开发,创新型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创新型人才的发展路径、生成要素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和研究,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对既往创新型人才理论研究及其成果进行系统地梳理归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为促进创新型人才科学发展提供理论坐标。


  一、我国创新型人才研究的演化


  我国创新型人才研究,在人才学的引领下逐步展开,其历程基本与改革开放同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9),倡导兴建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在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指引下,各行各业都急需大批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对此,邓小平曾深刻指出:“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究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到超过国际先进水平。”邓小平所说的一大批闯将,就是各领域的创新型人才。针对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和人才短缺之间存在的突出矛盾,伴随着专门研究人才成长规律的新兴学科人才学的出现,创新型人才问题进入人们的视野。1985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辑出版了《怎样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内部资料,吴贻春、刘花元发表了《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一大批学者涉及这一领域,为我国创新型人才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1990—2001),坚持渐进期。在这一阶段,由于受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前期的人才学基础理论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创新型人才研究徘徊不前。通过维普数据库查询,1990年后的8年间没有相关论文的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1998年江泽民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发表了“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的重要讲话。随后有关创新(造)型人才研究的论文、著作等相继出现。李金松编著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与学校教育》,孙玉朱等主编的《知识经济与创造型人才培养》,郭淑英等主编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研究》,庄寿强、戎志毅主编的《普通创造学》等,对推进创新型人才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


  第三阶段(2002-至今),繁荣拓展期。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3年召开的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后,在“以人为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科学人才观的指导下,学者们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行政学、管理学等不同视角对创新型人才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查询,近十年来,以“创新型人才”为题目的学位论文有104篇;以“创新型人才”为篇名的期刊论文6500篇,其中核心期刊1001篇;有关学校教育培养的论文1724篇;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240篇;研究企业创新人才建设的151篇;研究创新型人才战略的59篇。


  在学者们进行“单兵作战”的同时,通过座谈、论坛等多种形式,积极进行集体研究探讨。2006年5月,全国“自主创新与人才开发”论坛在株洲举行,专家学者们从中国自主创新人才面临的挑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政治工作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开发等不同角度,探讨自主创新与人才开发问题。2006年12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上,针对我国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投入较少的现状,学者们呼吁国民进行自我开发与培养。2009年5月,由教育政策研究中心承担的基金课题“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分析研究”研讨会召开,北京师范大学刘复兴教授等指出,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国际四个维度对创新人才的成长问题进行研究。2009年10月,由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创新型经济与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举行,刘大椿教授认为,要实现中国强大和吸引全世界人才的“中国梦”,发展创新型经济和培养创新人才特别重要。


  二、创新型人才研究的学术内涵


  (一)创新型人才的界定


  关于什么是创新型人才,目前学术界的认识并不一致。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所谓创造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这种人才,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对未知领域勇于探索;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他们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未来科学家的培育者。什么是创造性人才?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层面,创造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的活动,它是相对于模仿而言的,其结果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第二个层面,创造性思维是人在创造活动和创造过程中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的活动,主要由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两种形式构成,其中前者是更为主要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缜密性四种品质。第三个层面,创造性人才是指具有较强创造能力和习惯于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它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这同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等人才类型的划分不仅不是并列的,而且要求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皆须具有创造性。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创新型人才是善于说新话,有新思路,新办法的实践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是具有独创能力,能够提出和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人才;创新型人才是个人素质与工作环境结合的概念。此外,也有学者从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个人品质等方面给予描述,创造型人才的主要素质是有大无畏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有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欲望;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较强的创造才能;同时具备独立完整的个性品质和高尚情感等。


  (二)创新型人才开发的价值


  对创新型人才价值的认识,源自于对人力资源的理论认识。徐国锋、杨俊杰指出,“创新”和“创新人才”在社会宏观层面进入国家决策层的视野,高科技人才的不足已成为制约今天美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一大障碍,于是“超弹性工作时间”和“超早抢购人才青苗”的战备应运而生。日本文部省于1985年就设立了培养和确保年轻一代科技人才成长的“特别研究员”制度。德国开设了高校毕业生培训。这充分说明各国对造就科技创新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高度重视和所采取的应急措施。丁业伟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并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人才,是我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条件。林崇德、罗良认为,根据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发达国家尤其是创新型发达国家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在创新型社会中,创新型人才成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人们必然会像农耕时代追求土地、工业经济时代追求资本那样,去追求知识,追求拥有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创新型人才。


  (三)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


  汪展熙、蔡继业指出,在鼓励创新人才涌现的措施中,最重要的是开放、流动的体系和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解决干部“唯上”的问题。肖元真等人认为,创造一个良好、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使知识型员工感受到社会对知识、对人才的尊重、理解和关心,他们就会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贡献自己的能力和聪明才智。用人单位应当为此做出努力:一是塑造人本、自主、创新、合作的企业文化;二是良好的沟通和信息充分分享;三是政策环境激励;四是客观环境激励。


  殷风春、罗文敏认为,要优化创新人才开发的政策环境,逐步放开对创新人才的管制,允许他们按市场需要自主流动;完善创新人才开发的法制环境,以保障创新人才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改革创新人才开发的文化环境,通过学校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通过研究取得创新型成果并转化为产品,经社会消费获得的经济收入再投入到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中,如此良性循环,就能在全社会形成创新文化氛围;改善创新人才的生活环境,积极建立健全创新人才生活保障体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空间。


  三、创新型人才研究的国际比较


  国外对创新型人才问题的研究,是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逐步深入而引起人们关注的。创新概念最早见于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之后,许多研究者把这一概念引进到科学与技术领域。直至社会各个领域,并把创新这一概念进行了拓展。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创新型人才以其对经济社会影响之深远备受关注。归纳起来,国外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研究有以下基本共识。


  第一,心理学视角是理解创新型人才的着眼点。在国外,并没有与“创新型人才”对等的概念,“创新型人才”的英文翻译有“creativetalents”、“innovativetalents”、“creativepotentialtalentedpeople”等不同译法。西方国家学者大都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及特点,强调在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研究中,美国学者拿破仑·希尔顿的《成功规律》、哈利·朱克曼的《科技界的精英——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对创新型人才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上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的《创造性才能》和《创造力与创新思维新论》的问世使创新型人才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课题。吉尔福特认为,创新型人才的特点是: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不肯雷同;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机理有深究的动机;知识面广,善于观察;工作中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欢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兴趣;富有幽默感。


  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指出,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


  第二,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创新型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的人,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创新要素并非凭空产生,而是与其它素质,如价值取向、献身精神等密切相联。美国有学者主张。进行“跨学科教育”,通过文理学科互相渗透、科学人文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学生高级认知能力,进而引发他们进行深层学习,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则提出,大学应培养“全人”,在追求“全人”的前提下创新。


  第三,个性自由发展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前提。国外学者认为,培养创新性人才,必须首先使他们成为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而非模式化的人。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审议报告指出,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充分发挥个性,才能培养创造性能力。耶鲁大学校长斯密特德对学生说:“你们就是大学”。他认为,在教育中要注重以学生能力和个性发展为中心,坚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均由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负责。


  第四,经济社会需求是创新型人才发展的基本取向。国外学者高度关心人才产出的适应性,认为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发人力资源。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盖哈德·卡斯帕尔教授结合信息时代的特点指出,“研究密集型”大学要为本国经济增长输送高素质人才。世界各国强调以全球发展的眼光,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培养创新人才,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在美国,大学的专业设置、研究方向与产业发展需求密切相联,确保人才发展与企业成长协调同步。日本建立了“产学官”结合机制,通过政府部门协调,促使学校与企业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


  四、创新型人才研究的趋势展望


  (一)深刻剖析创新型人才发展障碍因素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一代科学大师钱学森,怀着对国家民族、对科学研究、对青年人才的挚爱,多次提出的问题,被世人称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所说的杰出人才,主要是指“科技创新人才”。2009年11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钱老明确表示:“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想到中国的长远发展,最忧虑的就是这一点。”就“钱学森之问”来看,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钱老关心的只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担忧的只是教育事业的发展。事实上,“钱学森之问”含有更深之义,那就是呼吁国人把创新型人才的发展作为关乎国家发展与民族命运的根本大计,认真思考我国创新型人才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深层原因,深入研究我国创新型人才发展模式,大力加强创新型人才发展工作,积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一)努力探求中国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发展路径


  教育是成才的基础。在创新人才成长的过程中,教育是源头,高等教育又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从目前情况看,学界多从学校培养的角度研究创新型人才的发展问题。然而,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是个体的事情,也不仅是通过学校教育提高个人创新能力的问题,它需要树立大的“人才发展观”,立足国内、国际两种资源,通过个人、单位、社会、国家共同努力来实现。因此,我们既要重视教育培训在创新型人才成长中的作用,还要研究使用造就创新型人才的方法途径;既要注重自主培养创新型人才,也要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吸引集聚;既要注重开发国内创新型人才资源,更要切实提升创新型人才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三)注重分析创新型人才的生成条件


  影响创新型人才发展的重要原因,主要在于对创新型人才生成条件缺乏清醒的认识。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既需要个人的主观努力,也需要国家的培养、社会氛围的熏陶;既需要像西方那样的侧重自发生成,也需要组织、国家或社会有计划的推动生成;既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手段提供必要的创新认知,也需要社会多渠道对创新认同的普及和传播。可以说,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是多种力量、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重点探讨在创新型人才发展过程中需要具备哪些因素,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四)加强创新型人才安全问题研究


  人才的静止是相对的,流动则是绝对的,我们要正视创新型人才国际化流动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优秀人才走出国门、留学国外,为我们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开阔国际视野打开了一扇窗户。但是,大量的留学生学成不归也是不争的事实。留学生学成不归,导致巨大的人力资本流失海外,严重影响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从1978年到2008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39.15万,回国人员近39万,而截至2008年底,中国以留学身份出国,仍然在外的人员达100余万。创新型人才有实现自身价值、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我们要抓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令世人瞩目成就的大好机遇,积极采取长久、持续的有效措施,突破人才流动的体制、政策壁垒,创造一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留住更多的国内优秀人才,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