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CIO人才现状 | 第四季调研报告
BPM加速制造业信息化转型升级
2014-04-21  作者:e-works 

  炎黄盈动是中国首家BPM软件和服务提供商——为企业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业界领先的业务流程管理套件(BPMS)产品,专注于BPM(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领域产品研发与创新,其基于对中国BPM市场的理解,以创新的技术、满意的服务、务实的产品为行业伙伴和用户提供领先的BPM解决方案和业务基础中间件软件。同时,炎黄盈动向合作伙伴和最终用户提供与软件产品相关的技术支持、培训、实施与咨询服务。从2003年至今的十年里,炎黄盈动的BPM系统应用越来越多,在制造业、医药/食品、能源电力、零售与连锁、交通运输、航天与国防等行业,大量实施了BPM项目。


  中国制造业转型过程中的IT挑战


  ●有效管理企业的业务流程;


  ●信息系统跟上企业的快速变革,支撑企业的发展战略;


  ●信息系统满足业务运营的需求;


  ●信息系统适应制造模式的变化;


  ●有效应用最新的IT技术;


  ●有效实现IT治理;


  ●实现有效沟通,提升领导力;


  ●有效实现IT项目的管理。


  BPM在中国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BPM在中国的现状


  业务流程管理(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是以规范化地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管理方法。


  全球业务流程管理BPM的市场价值估算已经从2011年的26亿美元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有报道显示到了2018年,全球BPM的市场价值将达到近约70亿美元。而在中国BPM系统的应用实施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需求大,潜力足,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


  39%企业业务流程管理需求已经确定,并开始规划业务流程管理的目标和战略。仅有3%的企业实施了BPM系统,系统主要目地在于自动化现有企业级流程并提高流程准确度与透明度,90%愿意进一步了解BPM相关解决方案并接受相关技能培训。


  (2)BPM在中国的趋势分析


  ●企业BPM。2007年的时候,逐渐有许多企业开始在企业内部做自己的BPM流程管理系统,如海尔的企业流程门户管理。


  ●移动BPM。借助于移动终端系统如手机移动信息系统,建立手机与电脑互联互通的企业BPM软件应用系统,摆脱时间和场所局限,随时进行随身化的公司管理和沟通,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云端BPM。打造企业的私有云管理应用平台,包括云端BPM,也为其它的信息系统提供服务。据2011年2月全球ICT行业月报报道,BPM用户中将有40%使用公有或私有云服务;2011年,BPM项目框架中至少10%的流程得到云服务的支撑;BPM企业中13%选择PaaS。


  ●社交BPM。即建立一个在线组合,在这个组合中可以实现如在线设计流程与分享、团队间实时协作、专家与流程知识传授等。


  ●BPMN2.0。有权威机构预测,到2014年,全球有2000多家企业,将有超过40%的企业管理者使用建模工具支持其日常工作,从OMG推出最新的标准2.0之后,我们现在正在加大力度进行BPMN2.0推广,以适应企业的需要。


  BPM成为制造业转型的强大推动力


  BPM到底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在它成为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信息化创新发展战略平台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更好的起到保障和推动的作用?我们从三个方面分析BPM如何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强大的推动力。


  (1)战略保障。提高实施BPM达到管理绩效的目标。我们有一家客户,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和研究SOP,但是SOP只解决了部门内部员工自己负责的作业标准,并没有完全解决以“客户”为中心的各部门流程和流程之间的接口问题,这点我们需要在实施BPM时重点关注。根据我们成功实施过的案例和客户的反馈上可以看出,通过实施BPM系统达到了对企业组织绩效的管理和提升,整合了散落在各部门的信息以提供决策支持,并且这种管理价值会在企业内部持续的展现。


  (2)业务敏捷。业务敏捷是实施BPM系统最大的价值所在。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要实时掌控企业的动态,包括业务状况和财务状况等,BPM系统可以实现对企业业务状态的实时监控,并依据流程运行的数据对现有的流程进行优化,提升运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3)企业变革。通过BPM系统全面整合企业的信息,建立起企业级甚至是行业级的流程管理体系,增强企业流程的透明度和标准化,实现企业、客户和供应商之间三方信息的及时互通,并进一步发掘和拓展企业的客户。在转型和升级过程中,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怎样才能快速的复制现有的模式,并实现企业的迅猛的发展?这就要借助于BPM,快速复制企业已经成熟的管理体系、实时监控企业的业务动态并及时反馈,保障企业高效顺畅的运行,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具体如下:


  ●迅速的扩张的保障。标准化的经营与管理能使企业在连锁和兼并中,成功的进行“复制”和“克隆”,使企业在扩张中不走样、不变味,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高效顺畅的运营。可以使企业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监控有力、处置及时,充分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统一协调、目标明确、团结高效。


  ●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流程的有效的执行,不断进行完善和优化,持续改进组织运营问题,提升组织整体绩效,最终实现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减少对人的过分依赖。


  AWSBPM制造业解决方案


  炎黄盈动的BPM作为业务流程管理系统,不但涵盖了传统“工作流”的流程传递的范畴,而且突破了传统“工作流”技术的瓶颈,实现了企业内部及外部的业务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针对不同的行业,炎黄盈动提供适用于不同企业的解决方案。


  广泛的企业逐渐意识到大型系统(例如ERP、SCM、CRM)不能真正的解决他们需要的端到端、跨应用的流程管控,企业迫切需要寻找一个新的平台级解决方案去彻底根治这一问题。炎黄盈动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和需求,推出AWSBPM平台,通过“流程梳理、流程建模、执行监控和分析优化”四部曲,帮助企业实现业务创新,帮助用户更科学的管控企业各个业务环节;针对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BPM解决方案,来满足客户的最终的需求,让企业在运营效率、透明度、控制力和敏捷性方面受益。


  与ERP不同,AWSBPM是一个广泛适用于各种方案场景的一体化平台,包括企业BPM(统一流程平台)、移动BPM(统一移动终端)、云端BPM(企业流程私有云)和社交BPM(流程社交网络)。如下所示:


  图1AWSBPM架构,流程、业务、集成三合一的轻量级平台


  在BPM领域,炎黄盈动以AWSBPM为平台,针对不同行业采用不同的BPM解决方案,包括12个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如制造业行业解决方案、医药/食品行业解决方案、交通运输行业解决方案等;16个水平业务方案,如分阶段全面流程e化、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22个流程最佳实践,如财务流程、人力流程、运营流程等,15+个常见集成场景,如SAPERP、OracleEBS、OraclePortal等。今天的主题主要围绕制造行业的解决方案。


  炎黄盈动针对制造行业企业的解决方案


  (1)AWSBPM制造业解决方案不仅能够统一的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执行,同时也会对原有无效和低效的流程进行清除、优化、整合,并提供了对流程的有效监控,与ERP形成互补,其优势在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响应市场速度,使企业获得倍速发展。


  (2)炎黄盈动的AWSBPM制造业解决方案带来的价值


  ●通过BPM驱动组织、业务、系统和信息,使管理变得敏捷、可控;


  ●使用业务基础平台提高应用开发效率,让管理落地更“灵动”;


  ●建立统一的集成平台,让系统间协同更“顺畅”;


  ●移动应用,手机、Pad登入BPM;


  ●BPM系统与业务基础平台融合,并符合未来企业信息化平台战略发展的趋势;


  AWSBPMApplications商业应用套件


  炎黄盈动在经过长期BPM项目实践和提炼,发现在采用AWS平台后,用户已经将80%以上的精力关注在业务梳理和建模实施中,并杜绝了可能因不标准的流程梳理和不准确的需求分析造成过多的业务重构成本现象。AWS的商业应用套件目标定位于为客户提供最终解决方案的业务框架(或最佳实践模板),并利用AWS特有的模型技术对个性化需求提供可视化工具进行重新组装,提高项目实施成功率,降低交付风险和成本。


  AWSBPMApplications商业应用套件包括OA协同办公套件、KM知识管理系统、HRM人力资源管理系统、EAM资产管理系统、FM财务费用控制系统、SFA销售自动化系统等。利用AWS平台三合一能力,快速构建敏捷的流程应用,建立卓越流程化企业。


  AWSBPM成功应用在海尔


  海尔集团


  海尔商业流通集团英文简称BCG(英文全称为BusinessCirculationGroup),BCG的主体包括海尔专卖店经营体、物流、社会化、内勤业务中心、生活小家电。主体单位是日日顺电器。


  炎黄盈动为海尔构建了BPM架构(战略),主要功能包括JIT采购、订单管理、物耗管理、生产制造管理、创新协作管理、流程建设、流程合规、系统管理等功能。


  海尔BPM应用架构


  以IHS中B2C业务为例,B2C涉及电器、百货和信息三个事业群,近百个内勤业务单元,负责全国上述三类商品的促销、下单、付款、发货、配送和售后服务,在实施B2C闭环流程90天后,给海尔BCG带来的可见收益:


  ●效率:问题解决率从过去的70%提升到97%;工作效率由原来的40%提升到80%;


  ●满意度:客户满意度由过去的80%提升到98%;关怀及漏电比率由过去的40%提升到100%;


  ●下单率:由平均原来的每两周下一单提升到每周一单;由开单过程需登陆多个系统降低到单一界面。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