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CIO人才现状 | 第四季调研报告
惠普计划两年内进军云计算产品及服务
作者:企业网D1Net2014-05-08
5月7日消息,惠普表示,计划在未来两年时间内投资10亿美元,开发和提供云计算产品与服务。
新一代奥迪Q7基于MLB平台大幅减重
作者:盖世汽车网2014-05-08
盖世汽车讯综合外电报道,下一代奥迪Q7今年下半年将上市,目前正在纽博格林赛道测试,已有相关谍照流出。该车将基于大众模块化MLB平台设计,大幅减重350千克。
丰田4月在华销量增长12%
作者:盖世汽车网2014-05-08
盖世汽车讯5月7日,丰田宣布今年4月份在华销量同比增长约12%,达到8.58万辆。前4个月丰田在华累计销量同比攀升20%至31.38万辆。
斯柯达Q1营业利润飙升65.2% 营收创新高
作者:盖世汽车网2014-05-08
盖世汽车讯大众集团旗下斯柯达汽车近日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在全球汽车交付量创下历史新高的同时,该公司上季度营业收入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英国4月份新车注册量同比上涨8.2%
作者:盖世汽车网2014-05-08
盖世汽车讯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日前公布,由于季节性因素,英国市场4月份乘用车注册量较3月份大幅下降,但较去年同期依然增长了8.2%。
马尔乔内将至少担任菲克CEO至2018年
作者:盖世汽车网2014-05-08
盖世汽车讯据《美国汽车新闻》报道,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日前公布了截至2018年的五年战略规划,该公司CEO马尔乔内随后表示,其任期也将至少持续至2018年。
观致年内将完成百家经销商布局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2014-05-08
今年北京车展,观致中国首发了观致3五门版车型,该车型将于年中上市,另外,今年年底,观致品牌首款SUV车型也将推出。
日产研发80后“专属车型”启辰填补市场空白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2014-05-08
继通用雪佛兰赛欧之后,东风日产旗下的启辰或将成为又一个进入5万元价格区间的合资公司汽车品牌。
沃尔沃发布新能源“三步走”战略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2014-05-08
今年北京车展,沃尔沃突出了以环保为主旨的新能源汽车战略。伴随S60L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首次亮相,沃尔沃在“中国年”又呈现一款重要产品。
斯柯达在华酝酿“独立计划”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2014-05-08
在经历了几年的增长后,斯柯达在2013年陷入近乎于零的增长瓶颈,进入2014年,斯柯达终于打破了这一沉闷的局面。
产品投放至下半年 一汽新能源车进京不易
作者:时代周报2014-05-08
就在特斯拉轻松获得上海市政府提供的免费牌照“大礼”之时,另一边厢,一汽集团新能源车的进京之路却再添波折。
日产汽车将继续深植中国
作者:北京青年报2014-05-07
“日产的本地化程度非常高,在哪里生产,就在哪里销售。我认为日产品牌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我们的理念时刻在执行,能够通过产品将创新与激情传递给消费者。
保时捷拟基于卡宴打造五门轿跑
作者:盖世汽车网2014-05-07
盖世汽车讯综合外电报道,保时捷计划在卡宴SUV的基础上打造一款介于SUV和轿跑之间的新车,采用五门布局,预计2018年前后上市。
保时捷拟基于卡宴打造五门轿跑
作者:盖世汽车网2014-05-07
盖世汽车讯综合外电报道,保时捷计划在卡宴SUV的基础上打造一款介于SUV和轿跑之间的新车,采用五门布局,预计2018年前后上市。
抗衡大众 重点发展中国与高端车
作者:2014-05-07
盖世汽车讯5月6日至7日,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召开投资者大会,期间公布了2014至2018年最新五年战略规划。
通用汽车前4月在华销量120万辆
作者:盖世汽车网2014-05-07
盖世汽车讯5月6日,通用汽车宣布今年4月在华销量同比增长6%至27.8万辆,前4个月累计销量达到119.7万辆,同比提升11%。旗下豪华品牌凯迪拉克4月在华销量同比大涨近五成。
马自达4月在华销量增19%
作者:盖世汽车网2014-05-07
盖世汽车讯5月5日,马自达宣布今年4月份在华销量为1.47万辆,同比攀升19%。本月马自达将在中国发售阿特兹和昂克塞拉两款新车。
法拉利每年将推一款新车
作者:盖世汽车网2014-05-07
盖世汽车讯5月6日,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发布最新五年规划,旗下超豪华跑车品牌法拉利着眼于利润而非销量,未来年销量将维持在7千辆水平,而利润率目标则是超过15%。
“新吉利”回归 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作者:南方都市报2014-05-06
吉利汽车在北京发布全新品牌战略,宣布将采用全新品牌架构和标识,未来其三个子品牌帝豪、全球鹰、英伦重新回归“新吉利”旗下,以统一形象征战市场。
强化双品牌战略 郑州日产加码乘用车板块
作者:中国经营报2014-05-06
定位为LCV(轻型商用车)产品发展基地的郑州日产,正在不断加速向乘用车市场靠拢和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