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CIO人才现状 | 第四季调研报告
综述:金蝶EAS,让中国的大象跳舞
2014-03-14  作者:金蝶软件 

  过去十几年,国内大型企业信息化的高端市场主要把持在国外管理软件巨头手中,虽然金蝶等少数国内领导厂商在市场上颇有斩获,但70%以上的高端市场份额仍为国外厂商所有,国内大多数软件公司只能望洋兴叹。然而,经过近十年的积累,通过对中国大型企业应用需求的不断深入了解,凭借产品与技术的不断创新、突破及跨越式发展,金蝶等国内管理软件领导厂商已然具备在国内高端市场全面挑战国外巨头的实力。


  金蝶正式发布新一代基于最先进平台技术,采用最新ERPII管理思想,面向国内大型企业的企业应用软件产品——金蝶EAS。此后两个月内,声势浩大的金蝶EAS百城巡展引起业界广泛关注,金蝶EAS被誉为中国管理软件的“第三次革命”。


  专家认为,金蝶EAS的发布是中国管理软件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它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技术上,金蝶EAS实现了最先进的业务基础软件平台技术,动态建模和企业模型自动化(EMA)带来国内软件开发方式的重大变革;应用上,金蝶EAS冲破传统ERP的局限,首家将技术更为开放、部署更加灵活的ERPII管理思想带给了国内大型企业;管理上,金蝶EAS围绕国内大型企业实际需求精心锤炼,是第一个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管理思想的柔性的管理信息平台。


  金蝶EAS吹响了进军国内大型企业高端市场的嘹亮号角,展现了国产新一代企业应用软件的迷人风采,为国内软件企业指明了方向。对此我们非常关注,特开辟了《金蝶EAS进行时》专栏,将陆续刊载专家撰文,为大家从多个角度介绍金蝶EAS,并以此来共同探索中国企业应用软件的发展未来。


  IBM带给我们的启示


  IBM前CEO郭士纳在其自传《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中,用最富情感的语言,将IBM艰难转型如史诗般波澜壮阔的画面,以及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内幕,纷纷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世界各国众多企业竞相参研的“圣典”。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未能及时跟上技术转型的步伐,这头大象已病得奄奄一息,甚至许多著名的专业人士也为它的前途作出了悲观预测。但在郭士纳的领导下,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努力,IBM取得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成绩,成功转型为世界最大的软件及服务供应商,跳起了轻盈的舞步。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就提出了“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近代,这种思想被引入了现代管理,其核心就是“简化管理、信任与授权、革新、成本控制、服务精神及以人为本”。连郭士纳自己也承认,其最大的功绩是为IBM这家巨型企业注入了崭新的企业文化。他打破IBM长此以往的官僚机制,成功整合了庞杂的管理信息系统,精简机构和严厉控制成本,充分调动精英人才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在战略规划上更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无为而治”被西方著名的管理学家们誉为推动大企业进步的“美妙构想”,IBM成功转型的背后,正是郭士纳“无为而治”的成功。郭士纳运用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值得中国的大型企业学习、借鉴和深刻反思。


  “无为而治”是一种开放的管理思想,充分体现了平衡、协调与合作的柔性的管理特性,强调共同目标、创新和以人为本。过去,我们在谈国内管理软件所蕴涵的管理思想时往往比较泛化,似乎不洋不谈。IBM的成功给我们以启迪,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旦与现代管理相结合,即散发出巨大的时代魅力。


  启示:国内有长久生命力的管理软件,将一定是既能体现国际先进性,又能真正满足中国企业实际需要的产品,并蕴涵着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思想。


  从成长性看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充分体现了柔性的管理特征,成为金蝶EAS中最重要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成长性企业理论深刻揭示了中国企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每个阶段所对应的主要管理问题、跨越方法及信息化策略。企业普遍要经历创业、集体化、规范化、精细化、合作五个阶段,相应要面临不同的发展障碍和管理鸿沟。


  大型或特大型企业一般处于企业发展的精细化与合作阶段,组织形式普遍表现为集团企业和企业联盟。这两个阶段,企业需要拥有更多的商业资源,需要把庞大分散的组织更为有效地整合起来;把客户、供应商和企业紧密连接,真正形成一个供应链。此时,企业需要通过更规范、更全面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流程来支撑发展,但官僚主义的出现会导致管理层次过多、决策周期拉长、人员冗余……,企业在面对此等危机时,需要加强合作,采用项目化运作,通过按产品、地域设立适宜的部门和团队来增强市场竞争的快速应变能力。机构臃肿、反映迟缓将成为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严重阻碍,这一阶段,需要企业有小公司思维,通过组织扁平化、通过适当拆分和多元化运作,来恢复企业活力和创新意识。由于管理的弹性增加,强调合作,企业的管理模式需更为开放。目标管理这种开放体系模式将成为大型企业的主要选择。


  目标管理(ManagementByObjectives,简称为MBO),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概念,并已成为当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德鲁克认为,任何企业必须形成一个真正的整体。企业每个成员所作的贡献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必须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作贡献。他们的努力必须全都朝着同一方向,他们的贡献都必须融成一体,没有隔阂,没有冲突,没有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目标管理的主要作法是:由组织中上级和下级管理人员一起制定共同的目标,同每一个人的应有成果相联系,规定他的主要职责范围,以这些规定为指导,评价一个部门或每一成员的贡献情况。


  与传统管理相比,目标管理认为利润最大化只是企业目标之一,利润是实现一系列目标后的间接结果。如果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唯一的是目标,企业就会忽视非常重要的其它领域,比如研发,培训和福利等。传统管理是受管理的过程控制,强调规则,程序和制度,目标被放在了一边,目标管理很强调目标,但过程也很重要,它能导向目标。


  现在,目标管理的应用在国内外已非常广泛,很多企业将它作业务总计划和控制的手段,还有人将它当成一种激励员工或评价绩效的工具。它通过划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方法,将许多关键的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实现全面、有效的管理。由于这种作法特别适合于对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故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在目标管理中员工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愉快地工作,实现自我约束,并注重自我发展。在目标管理之下员工的潜力会得到更充分地发挥,这是一种开明和民主的管理方式,它要求不断对目标提出质疑,这从根本上说是试图把握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因此被称为管理的哲学。


  基于目标管理方法,企业的控制体系将通过计划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等来实施,事前预算成为主要的控制手段。企业领导不再过多地干预下属工作,逐渐形成监督式或参与式的风格;企业组织结构往往表现为客户型、产品型或各种扁平化矩阵团队。目标管理充分体现了柔性的管理特征,成为金蝶EAS中最重要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企业应用软件的发展趋势


  从ERP到ERPII


  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求大型企业不断创造和增加新的商业模式。


  从经营上看,大型企业的业务范围由过去的利基市场逐渐过渡到全球化市场,将直面更为残酷的市场竞争。政策性壁垒的消失迫使许多传统的大型企业置身与狂风暴雨之中。


  上世纪80年代,基础信息化成为大型企业的重点,通过企业基本资源数字化,建立和改造了企业的基础管理;90年代,ERP浪潮引发了一场管理革命,通过实施ERP系统,将部分分散的业务进行了集成处理,从而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


  从2000年开始,敏捷制造被很多大型企业公认为是面向21世纪的竞争战略。它着眼于全球经济和全球制造,面向在整个全球更大范围内优化利用企业外部的各种资源。敏捷制造要求企业不仅要自我完善,还要跟别人结盟,优化利用别人的资源,为我的竞争力服务;通过结盟的形式开展协作的商业活动,可以更快响应市场,实现企业价值的不断增加。在具体实现上,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是支撑敏捷制造的两个最重要的技术。


  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求大型企业不断创造和增加新的商业模式。


  从应用上看,中大型企业信息化的内涵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基于主机系统的单一应用,如:财务、人事、MRP、成本核算等,逐渐发展到九十年代基于C/S结构或三层结构的MRPII、ERP。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集成度越来越高、技术更加开放。1995年以后,互联网和无线技术的迅速发展,催生了电子商务和企业价值链管理。


  由于中国社会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迅速融入了世界经济的洪流中,大型企业通过跳跃式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此时日益复杂的信息化需求与落后的软件产品的矛盾尤为突出。脱胎于大规模生产时代的ERP系统由于其天生缺陷已越来越不适应大型企业对信息化继续深入的需要,此时面向价值管理、产业链、服务型经济、电子商务,更强调技术开放、应用灵活的ERPII系统就应运而生了。


  GartnerGroup指出:从现在到2005年,企业需要在协作社区内为协作商务而发布关键业务信息的需求将会使得ERPII逐步代替ERP系统成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业务流程管理的首选。ERPII定义了一种新的商业战略,它由一组行业专业化的应用组成,通过它们建立和优化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流程、协作运营和财务运作流程从而将客户和股东价值优化。面对经营环境和应用需求的显著变化,中国大型企业普遍要求重新制定信息化策略,以一种崭新的全球化竞争的思维和视角,强调未来的企业注重深度行业专业分工和企业之间的交流,而不仅仅是企业业务过程管理,从而能实施敏捷制造和电子商务。


  从四个矛盾看平台化、集成化、人性化


  这种多变性要求企业应用软件必须具有强大的“随需应变”的能力。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大型企业就普遍开始了信息化工作,经过20几年的发展,取得不俗业绩。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转型,由于大型企业组织庞大、地域宽广、业务复杂、行业众多,在信息化深化的进程中往往呈现出四个主要矛盾:一是发展规模与信息化水平之间的矛盾,导致大企业小应用,管理不到位;二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与信息化能力之间的矛盾,导致管理和业务失控;三是通用化与行业化之间的矛盾,导致管理不能深入;四是管理灵活性与固化系统之间的矛盾,导致系统适应性差、实施成功率低。


  多数信息系统不能适应企业复杂业务和不断变化的需要;多数企业曾经多次更换企业应用软件,导致重复投入和浪费;多数企业的信息系统不能有效集成,导致信息孤岛;大多数高层管理者不能简单、方便地使用信息系统,导致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地位受到限制。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不断增长、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需求与落后的信息系统之间的矛盾尤显突出。


  面对这些困惑,软件公司和企业都在进行积极探索和深刻的反思。什么样的系统才能真正符合中国大型企业的管理需要?能否制定一个前瞻性的信息化策略将直接影响中国大型企业的成功转型和跨越式发展。


  25年前,布鲁克斯博士在其著名的《人月神话》一书中提出一种悲观的论调。他认为,随着应用的越来越复杂,软件生产力的滞后将制约软件的开发效率和可靠性。


  大型企业组织结构复杂,行业众多。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随着信息化的深入,要求企业应用软件具备复杂的跨行业和嵌套式处理能力,不仅着眼企业内部管理优化,还需参与价值链管理和协作商务。大型企业对应用软件的需求不仅表现在功能越来越全面、软件复杂程度越来高、管理的能力和范围更深更广,对软件个性化和灵活性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与世界500强相比,中国绝大多数大型企业为成长性企业,企业快速增长,导致同一企业在不同时间不同发展阶段对应用软件的需求会发生很大变化,集团企业内部不同分支机构间的软件应用水平也极不平衡。企业在实施某软件后的一年、甚至半年内,市场环境变了、企业规模变了,其管理模式、组织机构、业务流程都要随之改变。这种多变性要求企业应用软件必须具有强大的“随需应变”的能力。


  可喜的是,最近几年,软件产业涌现了大量新技术,包括中间件、应用服务器、业务基础软件平台……,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极大提高了软件生产力。在所有的技术革新中,软件平台化是最主要的趋势,也是最有意义的、最具生命力的,这种变化的主要作用使得复杂的企业应用软件既能快速开发,又能适应弹性和不断变化的需要。


  金蝶认为,在目前企业应用软件从ERP到ERPII的新一轮升级潮流中,软件公司的技术实力将起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激烈的市场竞争将加速重新洗牌和参与者的优胜劣汰。新一代企业应用软件产品更具平台化、集成化、人性化的先进特性。


  这种系统首先应具备先进的互联网架构,基于中间件、应用服务器等主流基础件平台,特别是能否提供最新的业务基础软件平台技术,采用企业模型自动化(EMA)的开发方式。新产品必须是一体化设计的,为大型企业提供横向宽泛、纵向深入的全面管理能力;它充分采用组件化技术,每个功能模块即可独立使用、又可任意组合,在应用部署上实现伸缩自如。


  新一代企业应用软件能将企业方方面面的信息高度集成起来,提供强大的内外协同和决策支持能力。企业通过高度自定义的手段来实现各种各样的个性化应用。新一代系统在人机交互上将更为亲和,借助最先进的无线应用和推式技术来驱动管理的关键流程,使企业应用软件能真正为高层管理者服务,让管理更为智能、自动、简单、明了,实现所需即所得和随时随地的贴身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