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SaaS)是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应用服务的软件部署模式,这些应用软件并不运行在用户公司的服务器上,通常情况下,用户只要按需求程度支付费用即可得到服务,即“按需、按月”。
对于众多企业来说,SaaS是采用先进信息技术的良好途径,它消除了企业购买、构建、维护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需要,只需通过互联网便可享受到相应的硬件、软件和维护服务,是网络应用中一种颇具效益的运营模式。MI-Partners在2008年美国中小型企业应用及解决方案市场研究中称,采用SaaS软件服务模式的小型企业数量显著增加,那些规模介于1000~25000人的公司中,平均有11%的软件预算被投放到SaaS上,员工人数在100~1000的公司的平均开支为17%,那些员工数少于100人的受访公司在SaaS上的平均开支为26%,至于那些年收益在10亿美元左右的企业,其中有46%都至少购买了一套SaaS应用。可见SaaS对于某些企业来说确实可称为理想的解决方案。但是从企业的发展前景来看,企业选择SaaS前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考虑。SaaS给企业带来的是机遇还是挑战,必须从企业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衡量SaaS优劣势,并充分考虑两者间的博弈。
1SaaS特征分析
作为一种租赁软件服务,SaaS具有其自身的特征,某些特征符合中小企业信息化特点的要求,同时SaaS也存在一些不足。以下从成本投入、解决方案、软件维护、网络使用以及安全性对SaaS的优势和缺点进行分析。
1.1成本投入首先,前期投入小,定制灵活。采用SaaS解决方案,企业无需自行实施、部署、运行、管理及维护,只需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向SaaS服务提供商付费,即可租用软件。定制SaaS服务的企业用户通过互联网即可链接到SaaS提供商的服务平台,减少了企业信息化前期在硬件设备上的资金投入。而在企业进行改革、重组时,可随时停止租用软件,或选择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解决方案。从而,企业可避免被置办的大量硬件设备所困扰,也无需为继续管理和维护低效的系统而浪费更多的资源。
但是,SaaS的累计租赁费用比较高。SaaS的优势之一就是前期投入小,但从企业长期发展来看,累计的租金和不确定的投入会产生难以估计的费用支出。企业实施大型系统的投资回报率(ROI)一般在18~24个月内才会显现,假设租赁软件的月单价为c,利用此服务产生投资回报率的时间为n,其中18个月≤n≤24个月,那么利用SaaS为企业产生效益的基本投入是c*n。可想而知,随着时间的增长,软件租赁费用会无限增加,而企业并没有累积下硬件和软件资产,需要不断地支付租金才能使用软件服务。另外,服务商的更新频率及更新产生的费用,也是企业需要关切的问题。供应商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对软件进行更新,增加新的功能(一般每年会进行1~2次),每次更新产生的费用会计人企业的租赁费用中。若企业长期租用软件服务,累计的租金及不定期的更新费用,将不得不引起企业的关注。
1.2解决方案SaaS服务能够快速地提供解决方案。传统的信息系统建设过程要经历调研、规划、设计、开发、实施、测试等多个环节,周期时间较长,短至几个月,长则可达几年。而SaaS服务供应商早已完成了这些步骤,他们拥有针对特定行业可随时运行的解决方案。企业需要考虑的只是支付费用和如何将解决方案和自身的业务流程联系起来,从而大大缩短了信息系统的建设时间。
但是,鉴于效益的原因,解决方案缺少个性化。为了产生规模效益,SaaS服务商提供的解决方案对个性化应用的支持相当有限,因为追求个性化需求将导致系统复杂度和运行成本急剧上升。SaaS解决方案往往基于某一行业的标准化流程,而对于具体企业的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例如,与企业原有信息系统难以集成或与企业原有流程难以完全匹配等。
1.3软件维护专业的软件支持和维护是SaaS另一优点。SoaS服务提供商提供了客户所需的一系列专业服务,包括系统维护、软件升级、故障处理等。SaaS解决方案多数是由此行业的专家和资深的技术人员提供和维护的,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本解决方案的实施情况和本行业的发展,并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优势,随时随地为企业提供24小时的支持服务。采用SaaS解决方案时,相当于利用SaaS服务提供商的资源为企业服务,尤其是人才资源缺乏的中小企业可借机扩充企业的资源。
1.4网络应用SaaS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所以对于那些网络需求程度较高的信息系统来讲,SaaS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但是,同时网络也会影响软件服务质量。虽然互联网已经比较成熟,但网络响应速度还是无法与工业现场总线和UN相提并论。SaaS模式完全依赖网络,并无法控制网络的各种状况,网络不稳定会直接影响其提供服务的质量和速度,在某些情况下会给企业带来难以预测的麻烦。
1.5安全性问题在saaS模式中,企业的数据并不存储在自己的数据中心,而是在公共的服务器上,并需要通过互联网对数据进行频繁的访问,数据存储与传输的过程难免会存在一些数据丢失、泄露或失真等安全隐患。同时由于企业的很多应用依赖于SaaS供应商,若供应商突然停止服务,那么企业可能会因为无法运行软件而立刻陷入瘫痪状态。
2基于信息系统特征的SaaS约束条件分析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SaaS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资源不足,如资金和人力资源问题,与此同时必须尽量回避SaaS的局限性,不能将全部的应用都寄托于Saas模式,具体来说,采用SaaS模式的企业信息系统应符合以下约束条件:
a.行业拥有确定的标准化流程,可以与SaaS提供的解决方案高度匹配,而体现竞争力的特有业务流程处理系统则不适合采用SaaS模式。
b.业务复杂度适中,过于复杂的业务采用SaaS服务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过于简单的业务则没有耗费成本租用SaaS服务的必要。
c.基于互联网的企业应用程序,例如利用SaaS提供客户关系管理服务,销售人员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得到客户信息。
d.实效性要求不高的应用,允许网络的延迟和故障,实效性要求很高的生产控制一类的系统则不适合采用SaaS模式。
e.低安全性要求。SaaS的安全性隐患要求企业不可将关系自身生存发展的关键性数据存储在托管服务商的服务器上。企业的辅助支持部门可以选择SaaS模式,如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等应用;而决策支持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则不建议采用SaaS模式。
3基于AHP的SaaS适用度评估模型及选择方案
要想成功地实施企业信息系统,既要充分考虑企业内部影响因素,还要综合分析企业外部的决定因素,即正确选择系统的供应商。企业在判断是否采用SaaS模式时,需要对企业自身实力以及对SaaS服务供应商进行评估。与此同时,企业信息系统的特征、SaaS的优势与缺点也对采用该模式的企业信息系统提出了特定要求。因此,实施saas时,必须将上述各方面因素纳入企业评估范畴内。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借鉴了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L.Natty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的思想,建立一个评估SaaS服务模式在企业信息系统中适用度的层次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模型中包括3个一级指标:企业资源、应用系统特征、相关的SaaS服务。每个一级指标下又有若干影响因素,即二级指标:企业资源下包括资金、人力资源、企业信息化程度,其中企业信息化程度又要分析企业对该应用系统需求的迫切程度;应用系统特征包括系统流程标准化程度、处理业务的复杂程度、网络需求度、实效性要求及安全性要求等;SaaS服务包括该应用的成熟度和供应商信誉。具体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给予各个要素不同的权值,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图1提出了一个评估体系(W,V,T),其中W是指标权重,V为评估值,且V的取值范围是[0,100],T为每个指标的阀值。
通常企业可以利用专家评定法或德尔菲法,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考虑各要素对企业自身的影响程度,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给出每个指标的评估值V,并且0≤V≤100。评估取值需要遵循以下原则:资金、人力资源、信息化程度以及实时性要求、安全性要求的评估值(V11,V12,V13,V24,V25)与实际情况呈负相关,例如资金实力越雄厚,则V11取值越小。除上诉外其余指标的评估值(V21,V22,V23,V31,V32)与实际情况呈正相关,例如系统处理业务的标准化程度越高,则V21越大。由于企业应用系统的特征是否适合SaaS模式为基础考虑问题,故建议应用系统特征即W2值应占据较大比重。
评估者对应权重为wij的二级评估指标作出的评估值为Vij,那么对应一级指标评估值Vi=g2
上述步骤完成后,利用评估结果与阀值进行比较,从而辅助判断是否应该选择SaaS模式的企业应用。所谓阀值(Threshold)是指在建立各项权重评价体系的同时给予各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和综合评价指标阀值Tij、Ti、T,并且Tij、Ti、T基本是大于50%×100×权重的值,而具体的取值则应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而定。在本模型中,由于需要系统处理的业务复杂度适中,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都不是理想情况,故利用T22和T22(T22
a.当Vij>Tij(其中V22Ti,V>T时为理想情况,也就是说此时企业可以比较放心地选择SaaS软件服务模式;
b.当V>T,而各指标的评估值不完全满足i中要求时,要综合衡量取舍,且要保证小于阀值的评价结果与阀值的差距在一定比例范围内,例如10%,才考虑选择软件即服务的模式,从而尽量降低选择SaaS模式带来的风险。
c.当V≤T时,此时选用SaaS模式的应用软件可能并不会比传统的软件应用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SaaS服务并不适用于该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企业应该待SaaS更加成熟时再将其提上企业信息化议程。
4结语
SaaS依据其灵活性和成本小等优势赢得了一席之地,尤其对于资金、人力资源等缺乏的企业。然而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SaaS服务模式的长期资金投入和安全性隐患将给企业带来忧虑。因此,企业在选择SaaS的服务模式前,必须综合考虑企业自身情况、信息系统特征以及相关的Saas服务是否成熟等多方面因素。本文总结了企业在选择SaaS服务过程中需要综合衡量的各项指标,并利用权重关联矩阵建立了企业信息系统对SaaS服务模式的适用度评估模型,此评估模型中的评估体系尚不完善,无法给予权值以及阀值准确的数值,以针对软件即服务模式建立更为成熟的企业应用评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