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CIO人才现状 | 第四季调研报告
海底捞施琦:O2O信息化要按需整合,避免小马拉大车
2015-08-31  来源:techtarget

行业痛点:应用服务和企业需求不匹配

餐饮行业特点是,从顾客到店以后有很多触点,从门迎、开台、点菜、锅底配菜等等,整个供应链也要经得起推敲,还要有环境,装修的风格、品牌的调性、情怀。

餐饮业务模式太复杂,服务环节太多。而第三方应用,往往只提供某个环节的服务。

施琦举例分析说,大型餐饮需要的不是一个个零散的功能,而是集成的整体解决方案。中型餐饮需要先进的管理经验,帮助自己提高经营水平并提高顾客满意度。

而独立的大餐馆需要实用的、费用低的、能确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客户满意度的产品。目前,这三种规模餐饮的O2O需求都无法满足。

如果餐饮行业有类似像电讯行业,有三家电讯公司占了中国市场的90%,那给它提供的公司就会产生出比较大的系统,就会出现华为、中兴这样的公司,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但是一直没有太大的公司,全是小的。

通俗说,就是应用商VS企业的需求,就是小马拉大车,不匹配。

按需整合第三方软件

国内100多个系统只是做了餐饮系统各个环节中的一部分,而不是打通整个环节的集成系统。

海底捞的需求跟这个现状恰好相反,它需要的是集成的整体解决方案。最终,只能由海底捞把一个个零散的应用,按自己的需求“整合”成一个系统。

海底捞在O2O实操中,就需要二次打通第三方工具之间的“兼融”,难度大,费时费力。

施琦说:供应商是很复杂的,它们之间的功能和系统在商业环境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如果把整个流程理顺打通的话,还要形成上下的高级分析,操作难度非常大。

“代价非常大。100多人的IT团队,做定制开发,接口集成。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系统不稳定,扩展性不足,成不居高不下,年轻顾客的新需求不能及时满足 ………”

但是,还得做。这其中有三个价值特别大,一个是会员数据的深度应用,一个是游戏社交,还有BI的深度分析。所以,海底捞决定自主开发,兼融一些第三方应用。

O2O的根本,还要围绕供应链切入

服务是海底捞的强项。餐饮O2O无论是从支付切入,还是从其它环节切入,最终都要形成供应链为核心的服务。

海底捞,通过对70、80后和85、90后等不同客群分析,理顺了O2O需要在“供应链”所要提供的服务。并具有针对性地提供社交,游戏等多种手段提供服务。

海海科技最近三个月在研发一款产品,做了组网,在云端,会提供基本的线上线下功能,线下的六大功能,预订、排队、客服、会员都可以。

简单说,就是从小切入进入,以系统思维理顺“供应链”环节,然后各个击破。

海底捞围绕“服务”这个核心,通过微信、支付宝,周边摇一摇,现场二维码扫描,海底捞把所有的入口进来以后其实都跟APP功能是一样的,线上无论从哪个口径进来,它只是一个流量。

最终,线上的功能可以做成让顾客体验是一致的。

比如,海底捞的个性化服务:

订餐成功后顾客还可享受无微不至的个性化服务,如获得行车路线、选择就餐类型、提前摆放凉菜、餐位偏好等等。

比如,在顾客到店前,可以选择是否需要海底捞把免费凉菜放到餐桌了;是否需要发送进店的路线或停车场。

就连就餐环境,也可以预订。比如靠窗、无烟区、近游乐园、近小料台、近洗手间等等。甚至,还可以提供“用餐时,您是否希望通过视频看到您的小宝贝的玩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