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CIO人才现状 | 第四季调研报告
【独家】造车新势力如何布局数字化,破解传统研发困局
2021-06-30  来源:CIO发展中心

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能够看出,在2020年,新能源汽车消费在产销两端同比增长7.5%和10.9%,在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中,私人消费比例达到70%, 充分说明,广大消费者对于智能汽车的需求在持续增加。从行业视角来看,不少科技巨头也纷纷进入到汽车市场,无形中加速了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汽车与科技的结合变得越发紧密。

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众多机会的同时也对汽车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车推出的速度不断加快,迭代周期越来越短。市场不仅要求汽车在网联化、自动化、智能化上有所突破,相关政策对于节能、排放、安全方面的要求也越发严格。在整车企业研产供销等各个环节中,研发作为整个产业链的起始阶段,数字化建设至关重要,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研发过程、研发知识、研发工具的数字化。现阶段对于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为汽车研发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在数字建设的过程中,依然会有很多“坑”需要去规避,因此CIO发展中心特别约访敏桥科技CEO/前蔚来汽车数字化业务发展VP 王胜军,他向本中心记者分享了他对这一行业的洞察及深入思考。 

王胜军.png

王胜军 敏桥科技CEO/前蔚来汽车数字化业务发展VP 

造车新势力的“天然”数字化优势

对于一些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制造业新锐,如何为数字化产品闭环打好基础?如何规避传统制造业信息化的坎坷弯路,直奔数字化企业愿景?王胜军指出,新兴的制造业公司数字化机会更好,尤其是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可以成功避开弯路、直奔主题进行数字化建设,这是一个天然的优势。

在汽车行业,有很多新兴势力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他们来说,能够相对容易地依托互联网技术,打造以场景为中心的数字化业务闭环,避免走传统制造业大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老路。这是机会也是挑战,对于CIO或CDO来说,团队中不但要有经验丰富的老兵,也要有互联网时代原生的年轻人,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才混合的数字化团队,才能保证新型企业数字化的快速起步。

“提到制造业,大家习惯以制造环节或工厂为重心,但是在数字化时代,如果不能将产品研发、服务和运营都拉通并做好,是非常危险的。”王胜军强调说,“尤其是新企业做数字化工作,不可能将视角锁定在工厂,一开始就要着眼于整条价值链,规划建设全线打通的产品研发、制造和服务运营体系的数字化,才能形成新企业的后发优势。” 

如何破解传统PLM“魔咒”,加速产品创新

王胜军谈到,对于任何致力于自主研发和产品创新的企业,如何重新考虑数字化研发能力建设,加快产品创新、产品上市的速度,都是一个巨大挑战,但新老企业机会不同。以车企为例,很多大厂的研发组织是相对独立的,与制造和服务组织分的很开,形成这种格局有很多原因,但客观上在企业层面对任何与产品相关的数字化工作都造成很多困难。而对于一家新公司,就有机会避开这条弯路,不论是研发、制造还是运营数字化,都可以在一个链条上开展,实现基于统一产品数据模型的数字化闭环,这又是新企业的优势。

对于如何破解传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以下简称PLM)系统选型难、投资大、系统散、效果差的魔咒,王胜军认为,对于具有一定规模,复杂制造或者高端产品的企业来说,一定无法避免PLM平台建设的问题。与ERP领域不同,国外PLM大厂通常会利用其CAD产品优势,垂直推PLM全家桶,这些PLM在整体理念上都非常先进,对企业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但在实际选择与实施过程中,企业很快就会面对巨大的投资、复杂的方案、缓慢的实施等各种焦灼状态。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高端PLM项目实施下来,应用场景和效果并不高端,因为在落地过程中发生了不少妥协与取舍。而之后呢,业务和IT又会自然的避重就轻,试图用一些外挂式的、周边的系统去弥补PLM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样搞下来,系统烟囱林立,数据散乱,也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新的企业是有机会解除这个“魔咒”的,思路也很简单,你去一家快餐店,完全可以单点鸡翅和薯条,不一定买套餐或全家桶,为什么我们必须采购国外大厂推荐的捆绑套件或者所谓的最佳组合呢?在互联网软件技术开始渗透到创新产业的今天,用户已经比以前会有更多、更灵活的互联网时代的工具选择。当然,走这条路需要企业的研发工程团队和数字化团队有一定的前瞻力,需要有一点勇气,企业的决策层也需要给他们一些创新试错的空间和鼓励。

依托云原生,重构数字化生态

身处于数字化时代,面对各种转型、软件定义硬件、2C模式等诸多制造业趋势,CXO们总是处在焦虑之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王胜军的分析是,制造业无论新势力还是新实力,同样都面对着更好的趋势,面对各种变化,企业的数字化响应速度一定会越来越快,同时成本还越来越低。从营销端开始,这个趋势已经有目共睹,而在制造业价值链另一端,产品研发领域,这个趋势才刚刚开始,企业一定可以借助越来越多的云原生的工具来解决一些产品协同研发这样复杂场景下的问题,而越来越少的采用那些前互联网时代的,笨重的传统软件。焦虑无用,大胆拥抱新技术,别无选择。

在这个大趋势中,制造业庞大的产品研发工程师群体,作为普通用户,会起到什么作用呢?在这方面,王胜军也有观察和分析。伴随产业发展升级,那些产品复杂度与研发规模快速上升的企业,之前还能应付研发业务的IT系统已经难以为继了,各种速度慢、不好用,研发工程师开始吐槽IT,让IT成为忙碌的背锅侠。这时候清醒的老板会认真考虑加大对数字化研发的投入,用新技术、新工具来支撑企业的新发展。面对新的选择机会,年轻的工程师们会比他们的师傅们幸福一些,毕竟他们是互联网原住民,工具的云化、轻量化、多样化趋势,让工程师用户自然的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和参与感。

敏桥PCP,让研发变得更轻更快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能够看到中国制造业对国外研发类工业软件的依赖大幅降低,科技融合和技术进步将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王胜军1.png

谈到目前的创业公司,王胜军介绍说:“敏桥PCP是一个产品协同平台,旨在为企业提供一种轻快的数字化研发平台。‘轻’可以理解为”投资轻、运维轻、风险轻“,PCP采用云原生技术来实现,相对传统PLM类系统,投资大幅降低,运维大幅简化,数据安全与软件合规压力也降低很多。‘快’是指”实施快、操作快、迭代快“,这也是互联网原生工具的优越性,系统选型不需要再那么纠结,先免费用用,好用了再买;订阅方式,用多少付多少;持续在线升级,永远享受新功能、新改进;产品在设计上特意取悦工程师用户,消灭复杂功能,操作简洁流畅,让工程师把更多精力放到研发产品上。PCP对于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王胜军2.png

中国的企业数字化刚刚进入深水区,只要能为中国的创造者们做一点实事,都值得吾辈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