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CIO人才现状 | 第四季调研报告
如何对关键业务更好地实施虚拟化
作者:企业网2012-12-20
观察NetApp客户群中显现的新趋势总是会有所收获。在过去18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我们看到,对业务关键型应用程序实施虚拟化的积极行动显著增加。
2012年桌面虚拟化领域有哪些大事
作者:企业网2012-12-20
云时代下,云计算的好处是计算力的集中和规模性突破。而虚拟化技术则是实现云计算的核心技术。当前虚拟化技术主要包括服务器虚拟化、应用虚拟化。
Radware与VMware 亲密恋人力求虚拟化ADC
作者:企业网2012-12-20
全球领先的虚拟数据中心和云数据中心应用交付及应用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Radware(NASDAQ:RDWR)近日公布了与虚拟化厂商VMware最新的合作成果。
Acronis在虚拟化市场中展尽雄姿
作者:2012-12-20
IDC:全球IT支出将于明年大幅度增长
作者:企业网2012-12-20
IDC今日发布ICT行业2013年的十大预测。其中,IDC预测,2013年全球IT支出将达21490亿美元,同比增长5.9%,而亚太区IT支出将达59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
IBM、惠普如何迎接数据中心的挑战?
作者:企业网2012-12-20
北京时间12月18日晚间消息,《连线》杂志发表评论文章称,互联网行业正经历一场重大变革,正如集装箱的出现变革了传统运输业,“数字工厂”的出现也使得互联网行业面临新。
技术驱动 数据中心及网络将如何演进
作者:企业网2012-12-20
自从2008年思科推出Nexus7000交换机以来,网络主流厂商在数据中心交换市场的竞争就一直处于白热化的状态,瞻博网络、H3C、阿尔卡特朗讯。
数据中心急需大刀阔斧变革
作者:企业网2012-12-20
美国《连线》(Wired)杂志网络版近日发表了署名为杰森-霍夫曼(JasonHoffman)的文章,该文章认为正如集装箱改变了航运业存储和运输实物商品的方式。
数据中心维护和服务何去何从
作者:企业网2012-12-20
由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主办,中国IDC产业联盟网、北京三达经济技术合作开发中心承办的2012中国数据中心建设运维与用户服务大会。
哈尔滨全力构建国际化数据中心
作者:企业网2012-12-20
记者从在哈召开的云计算时代的PKI与信息安全技术国际研讨会上获悉,哈市将以电子政务为切入点,大力推进云计算技术应用,打造中国乃至国际数据中心。
工信部力促数据中心加速发展
作者:企业网2012-12-20
“2012中国数据中心建设运维与用户服务大会”上,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电子政务处处长章晓杭表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
梁纲:实现数据中心业务流程高质量化
作者:企业网2012-12-20
在“2012中国数据中心建设运维与用户服务大会”上,国富瑞数据系统有限公司数据中心管理部总经理梁纲表示,制订数据中心业务流程。
索克曼UPS:数据中心建设任重道远
作者:企业网2012-12-20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产业飞速发展,我国金融、政府、制造、能源、交通等行业数据中心的规模、技术水平不断跨越式提升,各单位纷纷向更高级别。
大数据将创造就业机会
作者:企业网2012-12-20
Gartner最新研究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IT支出预计将超过3.7万亿美元,与2012年3.6万亿美元的预计支出相比,将增长3.8%。而大数据正在创造辉煌。
云计算、大数据共列2013年十大科技趋势
作者:企业网2012-12-20
移动设备上的用户体验已让桌面设备黯然失色。消费化(Consumerization)让平板电脑进入了企业市场领域。云计算和移动计算正相互影响。
移动和云计算成亚太地区市场主动力
作者:企业网2012-12-20
据国外媒体报道,独立市场研究机构IDC公司最新发布的亚太ADS(应用开发及部署软件)半年度报告显示,除日本之外的亚太地区2012年上半年ADS市场规模。
中国联通云计算公司已开始运营
作者:企业网2012-12-20
前期有媒体报道的中国联通筹备云计算公司一事又有新进展。飞象网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中国联通云计算公司已开始运营,主要从事联通云平台产品的营销推广工作。
2013年云备份技术将成熟
作者:企业网2012-12-20
12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据InfoStor杂志对存储行业专家进行的调查,专家提出的2013年存储行业的10大预测如下:
赛门铁克云方案解析
作者:企业网2012-12-20
本文是赛门铁克云解决方案的第三篇文章,在前面的两篇文章中,详细解析了赛门铁克是如何帮助用户构建并简化云管理,在本篇文章中,将主要介绍赛门铁克的云解决。
物联网联合政务云能否为生命开通绿色通道
作者:企业网2012-12-2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公共卫生事业迅速发展,高效急救、智慧急救、急救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急救精细化管理等一系列与时代同步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出。